晉末長劍 第1061章 合理戰術:大踏步前進,大踏步後退(完整版)
第1061章 合理戰術:大踏步前進,大踏步後退
“緻人而不緻于人!此間道理,雖從軍多年之兵家子,亦不能善加領會,時常忘記。”
十月二十五日,楊口大營内,陶侃倒背着雙手,花白的胡須在河風中飄飄蕩蕩。
長史周撫、司馬王愆期跟在身後。
今天風有些大,腳下雖然是巨舟大艦,依然不太穩當,不過二人早就習慣了,行走起來如履平地。
“從大略來說,我今已爲邵賊所緻。”陶侃說道:“襄陽救不救?不救,坐視其吞我精兵強将、名城大邑。救,則彼必然百般阻撓,乃至趁機殺傷。”
王愆期聽了有些驚訝,問道:“明公,難道邵賊至今還未攻襄陽?”
陶侃仰首望天道:“縱已圍攻,仍未下也。建邺君臣遠在數千裏之外,不知兵危戰兇,緻有此事。”
周撫、王愆期相顧無言。
作爲幕府長史、司馬,他們當然知道陶荊州其實是不願意守襄陽的。
原因也很簡單,多年征戰,早就疲敝不堪,且離夏口、江陵太遠,不如遷民南下,以實江夏、江陵戶口,作長久計。
這就是陶侃事前的想法,奈何朝廷不許,反倒運來大批資糧、器械,嚴令不許放棄襄陽。
于是乎,他也隻能在這個前提下,制定作戰計劃。簡單來說,就是用襄陽消耗敵軍的兵力、銳氣,現在看來好像不太可能了,陶侃居然二度萌生放棄襄陽的念頭。
請關閉浏覽器閱讀模式後查看本章節,否則将出現無法翻頁或章節内容丢失等現象。
防采集,請觀看推薦閱讀的任一文章3秒
證明你不是爬蟲。
返回後刷新。
證明你不是爬蟲。
返回後刷新。
晉末長劍(晉末長劍) 晉末長劍 第1061章 合理戰術:大踏步前進,大踏步後退(完整版)
的精彩評論